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文化街区
活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
来源: 安徽日报 2023-05-10 11:31:42 责编: 王亚东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很长时期里保留着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街道。由于以历史、文化和传统为核心,因此这一类街区一般都在城市中心内,分布于古老的历史文化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蕴藏着我们联系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珍贵遗产。活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是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展示城市品格和魅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制定科学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是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地域和时代特征的综合文化遗产形态,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个性体现的重要载体。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不仅要对其物质形态进行建设和改造,更要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新,统筹考虑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主导者,政府主管部门应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考虑转变经济结构、挖掘街区特色、满足民众多元需求等综合功能,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评估等方式,从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更新实施细则,之后再付诸实施。例如:街区的土地、文化和环境等资源要素配置要科学合理;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要进行细化分类,并根据分类的不同从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尺度、色彩等细节方面作明确的规划设计要求。

提升功能服务。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与城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更新中要考虑其社会属性和价值体现,尊重群众意见和向往,保障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要聚焦硬件功能服务的提升,要以群众幸福感为导向,统筹推进街区的整治、改造、修缮等工作,优化街区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强化楼宇绿化区域、商业服务区域和居民生活区等公共空间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和提升品质;坚持“和而不同”理念,全要素、特色化做好布局、建设和维护,让街区在和谐有序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延续感,打造活力公共空间。其次,注重街区文化内涵的视觉形式和体验的表达,延续街区传统文化特色,实现街区在“居、业、商、游”方面的舒适和便捷感,提高街区人气集聚能力,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体现。总之,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进历史文化街区,了解街区建筑、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将街区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增强街区的吸引力。

创新价值内涵。历史文化街区铸造着城市精神的形式内涵,是静态历史与活态生活的现实产物,其保护与发展应遵循“共生、共进”的原则,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街区焕发时代精神活力。首先,要创新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按照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对街区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延展城市文脉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逐渐衍生发展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其次,要坚持立足街区历史文化内涵,活化改造演绎人文、商业、旅游等体验式交流互动的场景文化,塑造城市文化生活新亮点,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说,就是要尽可能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在保持历史原真性的基础上,以自身特色文化为蓝本进行文化创意与演艺、民俗展示与体验、饮食文化与旅游等内容为载体,活态融合街区文化,释放文化创造力。

注重运营治理。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格局、特色建筑、市井美食及其他遗存的文化资源具有别致的美感,是城市休闲、文化娱乐、旅游观光的集聚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如何把控经济与社会效益尺度,需要把精力集中到管理与经营方面。历史文化街区运营涉及到群众需求、产业布局、资本运作及市场治理等方面,需要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强化政企职责,发挥各自服务功能和价值。一方面,要创新管理体制,成立政府主导的街区服务中心或运营公司,强化其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注重管理与效益相统一,提升其现代化服务管理能力;要结合街区定位,顺应发展规律,引入跨界资源,通过产业导入、商业配套的形式,打造业态比重合理的生态圈;另一方面,要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把握市场需求及消费特征,整合利用区域文化要素,打造令人愉悦的消费体验,提供“智慧型”街区服务,构建“互信、共享、共生”的街区治理结构和模式,激发街区市场运营活力。

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更新中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人”的核心地位。我们要运用现代创新的方式和理念,借助科技元素和创意设计,构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时代精神的历史街区,并在保护和发展中平衡历史文脉传承、街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关系,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葛 芳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学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