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溢满四方味
来源: 安徽日报 2025-02-13 09:45:05 责编: 王亚东

■ 方华


浩浩长江自安庆小孤山入皖,宛如一条蓝色的珠链,在安徽南部从西南向东北穿越,称为“八百里皖江”。沿江行,不但一路风光无限,也让我们的味蕾绽放,欢乐在舌尖跳跃。

安庆,古皖之地,以音韵婉转的黄梅调和擎天一柱的天柱山展欢迎之姿。东流的江水带来接壤地重色、重辣的饮食特点,与当地绵厚的传统饮食相融,形成“安庆味道”。

无论是来自山野爽滑软糯的山粉圆子烧肉,还是产自水域鲜嫩的花亭湖鱼头,或是用潜山古陶烹制的红烧肉……每一味都是源自自然、发自肺腑的享受。如果味觉油腻了,可以品一品状似猫儿、馅如珍珠的江毛水饺,可以用滚烫的老鸡汤泡一把安庆炒米,这些清鲜的美味会让麻木的味蕾重新兴奋。

当然,调味佐餐自然不能少了胡玉美酱,它在我们的舌尖留下鲜辣的安庆记忆。

安庆向东是被誉为“千载诗人地”的池州。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历代文人墨客们在此借酒销魂的,可是那传承千年的金汤鱼烩羊、民间三牲汤?或许也有那池州小粑、东至米饺、郎遂豆腐和葛粉圆子吧?“桃花流水鳜鱼肥”,传承千年的池州名肴太白花桂,让人们在舌尖品咂中盈满当年李白的诗意。

素淡的,是九华山天然野味的素斋。加入野生黄精的九华素饼,是素斋中回味悠长的精品。

位处皖江中段的铜陵,这片拥有厚重青铜文化的土地,让李白等文豪留下“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的留恋。

在波光潋滟的天井湖可以尝一尝鲜辣的红烧华鱼,在大通古镇的老街上可以品一品下饭又佐酒的特色小杂鱼,在文化积淀深厚的浮山可以领略手工粉丝、米面的柔滑劲道,沿江的钟鸣杀猪汤则将浓郁的地方风情呈现味蕾……

最难舍的是铜陵白姜,那份舌尖上的清爽脆嫩为我们留住辣中带甜的铜陵回忆。

芜湖菜,是安徽沿江菜系的代表,以烹制江湖河鲜见长。

流动的水成就了河鲜之美,“长江三鲜”鲜嫩难喻。河鲜江鲜,是中国文人生活的一部分,留在历史的记载中。而虾籽面则以浓厚的口感和鲜美的味道,让人想到童年和家的氤氲。

水八仙是芜湖特色家常菜,分为“素八仙”和“荤八仙”。素八仙即慈菇、荸荠、芡实、菱角、茭白、莼菜、水芹、莲藕,荤八仙即青虾、河蟹、剪刀肉、螺蛳、泥鳅、黄鳝、甲鱼、鲫鱼。素八仙经过滑炒、腌渍、汆煮,激发出其清甘、酸脆、嫩柔、清爽的本味,与荤八仙的鲜味在味蕾上交错,真的让人难舍。

马鞍山这座城市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浪漫的文化。这里被认为是陶渊明隐居之所,也是李白客死之地。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横望山一带的米酒醉倒过陶潜,也醉倒过李白。或许太白在采石矶那一失足,正是这一樽酒香在手?李白一生七次到此悠游,不仅纵情山水且留恋美食。诗人尤喜烹鸡佐酒,一道名为“太白神仙鸡”的佳肴流传至今。而源自民间、制作简单的香糯软滑的稻草肉和香甜鲜美的烤方肉,成就寻常人家的口福。

马鞍山最驰名的当属采石矶茶干,这道源于清嘉庆年的贡品,色泽酱红、对折不裂,香韧耐嚼。既是早点名菜,又是待客佐酒的佳品。

一瓢皖江水,汲取四方味,成就我们舌尖上的记忆,融入醉美温暖的乡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