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届安徽文翁文化学术研讨会暨文翁故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舒城文翁研学旅游小镇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文旅企业、媒体机构等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5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文翁故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共话文翁文化传承创新。
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西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公学始祖。班固《汉书》评论道:“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是汉代卓越的教育家、政治家,其兴学治蜀的功绩对中国文化史影响深远。此次学术研讨会以学术致敬先贤,旨在推动“文翁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新生。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多个特色环节。在文翁故里文化传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安徽春华谷研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茂燕、安徽省民俗学会会长王贤友、舒城文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欧荣坤、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朱万曙、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洪成文、舒城县春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柏友长分别致辞,均一致认为,文翁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更是舒城乃至安徽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和精神基因。
在授牌仪式上,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作春向舒城文翁研学旅游小镇授予“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习基地”牌匾。
在主题为“文翁故里与文翁文化史迹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主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劲松,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成文,舒城文翁研究会理事、安徽经济报社原编辑部主任单传洪分别围绕“看待文翁文化的几个维度”、“文翁研究的时代价值和国际影响”、“为何说文翁是公学始祖”等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解读了文翁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明了文翁研究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文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自由分享环节,安徽省民俗学会会长王贤友、舒城县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解启玲,舒城县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李兴才,舒城县春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柏友长等领导嘉宾,就文翁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文翁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文翁文化品牌建设等议题交流看法。舒城文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欧荣坤、副会长兼秘书长文艺,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舒城文翁研究会成立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以及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在听取了主旨演讲和嘉宾分享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何长风、安徽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许绪荣分别讲话,针对加强高校理论研究和推进文旅融合的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作为“文翁故里”的舒城县打造了文翁研学旅游小镇,围绕文翁的文化IP,相继建成了文翁学宫、文翁纪念馆、文翁读书庄、文翁大讲堂、文翁入川研学步道、文翁墓、教育发展史馆等一系列文化场馆与景点,目前已打造成集文化传承、研学旅游、劳动教育、自然科普、生态旅游、旅居康养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教育综合体,不仅让文翁的事迹“可看”,还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课程,让文翁精神“可听、可感知、可体验、可触摸”。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既是对文翁文化和人物的重温与致敬,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活动的成果将为新时代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翁小镇研学游活动现场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共舒城县委宣传部、舒城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舒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舒城县春秋乡人民政府、安徽省民俗学会及社会民俗与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舒城文翁研究会、安徽春华谷研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