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论坛·皖台青年三创论坛”在黄山举行
致辞指出,近年来,皖台经贸合作成效突出,安徽吸引利用台资位居全国前列。希望大家从交流体验中激发灵感、提炼创意、创新作品,从大美安徽中寻找创业和合作契机,为促进皖台交流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作出积极贡献。2018年,安徽出台了惠台“55条”具体举措,扩大皖台经济合作,深化皖台文化交流,正成为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的广大台胞台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热土。
2021-12-01 09:10:03 -
庐阳区文化馆新馆火热开馆 合肥再添文化新地标
2021年,省级非遗“马派皮影”亮相央视,《庐阳遗珍》等历史文化丛书、《庐阳非遗》宣传片深受群众喜爱,“因为庐阳,合肥才是故乡”已成共识。非遗“庐阳剪纸”传承文脉坚守城市“根”与“魂”我区是“合肥之根,庐州文脉”。据了解,《庐阳遗珍》从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向广大市民介绍庐阳历史文脉传承,展现庐阳的厚重、多彩与自信。
2022-01-20 14:16:19 -
大型徽剧《刘铭传》在合肥复排首演
时隔20多年,两代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演员接力主演《刘铭传》,唱响了传统徽剧赓续传承、创新发展的佳话。徽剧《刘铭传》讲述了他抗法保台、和睦汉番、建设台湾的传奇经历。本报讯11月26日晚,由安徽省徽京剧院复排的大型徽剧《刘铭传》在安徽大剧院成功首演。
2021-12-01 09:09:10 -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建设性破坏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到2035年,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2021-09-06 15:42:53 -
打造精品场馆 满足文化需求
在省美术馆,调研强调,该项目是省公共文化重点项目,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盯既定目标,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协调调度,高质量推进细节完善、工程验收和开馆筹备等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7月6日,副省长杨光荣深入省美术馆调研,并赴安徽博物院参观“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在安徽博物院,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淮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2021-07-19 16:40:24 -
桐城:千年“文都” 岁月流芳
该市先后出台了《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定》《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等保护制度,组织编制了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方案,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彬介绍,2009年,原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桐城列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考察对象。”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立新介绍,古城以文庙为中心,城内洙泗沟流经文庙泮池,流入城南水芹菜地,以“薄采其芹”意向体现儒家文化色彩。
2021-12-17 09:47:56 -
滁州:让琅琊山从历史中走来
2020年,滁州市实现生产总值超3032亿元,总量居安徽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1位。这种情感上的变化,得益于琅琊山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推进。”琅琊山风景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严明说,琅琊山风景区作为滁州的老牌龙头景区,如果能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成为滁州旅游市场发展的引爆点、撬动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支点,让琅琊山参与到全市经济发展和全民幸福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1-08-23 10:57:08 -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圆满闭幕
他说,本届艺术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坚持勤俭办节、惠民乐民,推进文化、经贸、旅游一体互动,圆满完成了6大类30多场活动,精彩纷呈、成果丰硕,精品力作竞相涌现,优秀文化创新发展,经贸合作取得突破,真正让艺术节成为了文化的盛会、交流的平台、经济的舞台。闭幕式后举行了“百年风华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梅戏红色经典演唱会”。演唱会分为《开天辟地》《浴火前行》《黄梅迎春》《风载黄梅》《百花芬芳》五个章节,演出在韩再芬演唱的黄梅戏歌《谁人不知是安庆》序曲中拉开帷幕,现场名家荟萃,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梅花奖和1位牡丹奖得主登台献艺,黄梅戏版的红色经典故事精彩上演,演唱会在曲调悠扬的歌曲《伟大征程》中落幕。
2021-10-11 09:57:50 -
今年合肥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免费开放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免费提供。为做好保障,全市1302个行政村,农村文化活动(“送戏进万村”)每村每年4400元,省以上和县(市)区、开发区财政按8:2比例分担。服务方面,大型体育场馆每年免费向公众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包括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4次。
2021-06-08 17:52:36 -
安徽博物院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近年来,安徽博物院在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陈列展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阵地作用,不断深挖文物内涵,创新策展理念,讲好安徽故事,目前已有7个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核心价值观展览重点推介或推介项目。本次推介活动全国共有307个展览参与申报,申报数量创历年新高。近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安徽博物院承办的“初心映江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名列其中。
2021-08-04 09:19:18 -
用活非遗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在2个多月时间里,花鼓灯舞蹈《鼓舞春风》《黄河》《晨光》、淮河大鼓《书记认错》和推剧小戏《永恒之光》等一批红色非遗剧目火热出炉,搬上舞台,搬到社区广场、街头和村头,进行巡演和展演。故事发生在七七年,听我慢慢说其详……”在凤台县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广场,省级非遗淮河大鼓传承人彭晚学、大鼓书艺人岳仁宣大鼓一敲一开口,立即赢得围观的群众满堂彩。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好非遗文化影响,通过汇报演出、巡演、送文化下乡、广场演出和进校园等形式,弘扬革命传统,传播优秀文化。
2021-07-02 12:54:07 -
秉承“徽文化”传统 江淮文艺闪耀时代光芒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安徽版画家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版画作品,开启了“新徽派版画”时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赖少其组织张宏、师松龄、陶天月、郑震、周芜、易振生、林之耀等版画家创作了大型套色版画《黄山后海》《梅山水库》《淮海煤城》《丰收赞歌》等作品,传承弘扬徽派版画艺术优秀传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被誉为“新徽派版画”。创造:彰显江淮特色安徽文艺工作者注重传承弘扬徽派艺术传统,在推动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积极作为,使徽派文化艺术的地域特色进一步彰显,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1-07-02 12:51:57 -
“红心向党”百件革命文物图片联展亮相
展览内容上,既注重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阐释,也注重共产党人情感生活的解读。文物解读上注重细节,让观众看懂革命文物,文字表述上力求给观众以启迪,引导观众产生心灵上的感悟与情感上的共鸣。本次展览从全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精心遴选100件可移动革命文物,包括省内15家文博单位革命文物,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重点,通过挖掘珍贵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品质和人格力量。
2021-07-02 12:40:24 -
“美好安徽”献礼主题活动在韩国推出
2021年7月1日,正值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共同推出“共庆百年华诞——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线上图片暨视频展播主题活动,为建党百年华诞献礼,邀约韩国民众“云端”畅游美好安徽,领略江淮大地无限风采。此外,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还在首尔多个地铁站投放了黄山风景区、皖南古村落等世界遗产地灯箱广告,助推安徽文化旅游走进韩国。活动推出“山水安徽、人文安徽、红色安徽、科技安徽”等篇章,通过精美的图片、文字、视频等,生动呈现安徽的精彩山水、厚重人文、红色历史、科技创新成果,立体展示安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传承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渡江精神、小岗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彩乐章,讲述安徽大地推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奋斗故事。
2021-07-02 12:34:24